从生理理论上,一头母猪一次排卵可达到二十枚以上,但实际上,一头母猪一胎只能提供出栏猪七头,也就是只有三分之一的卵子变成最终的产品——肉猪。那么多的卵子哪里去了呢?请看下表数据:
|
饲养阶段
|
数量
|
损失数
|
|
|
|
母猪排卵
|
发情
|
20
|
|
|
|
84%
|
受精数
|
配种
|
14
|
6
|
30%
|
46%
|
着床数
|
妊娠前20天
|
12
|
2
|
10%
|
15%
|
出生全仔
|
妊娠中期
|
11
|
1
|
5%
|
8%
|
出生健仔
|
妊娠后期
|
9
|
2
|
10%
|
15%
|
断奶仔猪
|
哺乳期
|
7.5
|
1.5
|
7.5%
|
12%
|
12%
|
出栏肥猪
|
保育育肥期
|
7
|
0.5
|
2.5%
|
4%
|
4%
|
合计
|
|
|
13
|
65%
|
100%
|
100%
|
在表中,从卵子形成到变成出栏猪,损失最大的是从配种到产仔阶段,占总死亡数的84%。其次是哺乳阶段,占总死亡数的12%;而生长期最长的保育育肥只占4%。
母猪提供出栏猪数少的原因首先是所排出的卵子绝大多数并没有变成活力强的健壮仔猪;其次是在哺乳期间管理不善,仔猪在哺乳期间死亡。
第一时期:由于配种时机把握不好或公猪精液质量差,卵子没有受精而死亡。
第二时期:配种后三天,猪采食过量的能量饲料,代谢旺盛,受精卵无法适应而死亡。
第三时期:受精卵着床时期,过多的应激,母猪生理不稳定,受精卵无法着床而死亡。
第四时期:母猪妊娠期间,因疫苗不到位,或营养不平衡,或机械刺激过大,胎儿发育过程中死亡,出生时出现过多的木乃伊,死胎和弱胎。
第五时期:出生仔猪体弱,或管理不善,哺乳期间死亡或成为弱仔。据统计,初生重大于1千克者,断奶死亡率为4%;体重小于1千克的仔猪断奶死亡率为60%~70%;而初生重小于0.50千克者,断奶死亡率为97%。
第六时期:断奶时体重小,或有病,在以后的生长过程中死亡或被迫淘汰,不能出栏。
以上几种情况都导致卵子没能变成出栏猪。
我们说“断奶决胜负”,是因为哺乳期间除造成仔猪死亡外,断奶仔猪的质量及断奶过程把握不好,会引起仔猪发病、死亡,或者因病成为僵猪或没有饲养价值的弱猪。
“出生定乾坤”是因为在出生以前,大约有55%的卵子在没有出生就死亡,没有出生的仔猪时绝对不会出栏的。
养猪场的目的是提供更多的出栏猪,这就需要防止在任何一个阶段的死亡,二根据各阶段死亡比例,首先要养好种猪,提供更多健壮有活力的仔猪;其次是抓好哺乳期的管理和断奶,保证均与而健壮的断奶仔猪。
重视种猪,重视产房,重视断奶;只要养好种猪,养好产房,也就相当于猪场管好了一半。